还有不到7天的时间,北京市中小学生即将迎来寒假假期,李思琪的妈妈已经开始在为她的女儿寻找寒假补习班了。
李思琪妈妈说:“没有经验,找晚了,周边大部分寒假班都只能插班了,1对1的辅导都报不上名了。”寒风中,她赶向下一个寒假课外辅导班报名处。
根据北京市教委印发的2018-2019学年度各级各类学校校历安排,北京市普通中小学校定于2019年1月26日至2月24日为寒假假期。
忙碌了近半年时间的学习考试,李思琪妈妈并不准备让她的女儿在假期休息:“孩子成绩在班级处于中等水平,这样子,初中怎么上重点?”
作为一名北京市房山区三年级的学生,李思琪距离妈妈口中的初中生涯还有三年时光,但是,颇有先见之明的母亲已经开始谋划她的学习课程,一刻不肯耽误。
20天前,也就是2018年12月28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简称“减负三十条”),进一步明确并强化对政府、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及家庭等各方责任。
这不是教育部第一次出台减负令。1955年7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减轻中小学过重负担的指示》,第一次明确提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1996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
直至2018年底出台的“减负三十条”,将减负推向一个高潮。
半个世纪,十几道减负令牌,尽管教育部门始终未放弃对此问题及其围绕它衍生出的诸多乱象出手治理,但是,只要分数作为考试升学的唯一指标,家长诉求、减负、培训机构三者之间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隔阂。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经济观察报说:“问题的根源在于目前的教育管理体制和评价体制过于单一,教育是依据孩子的成长发展需要去培养,是孩子在成长中的真实需求,他有什么优势、兴趣、爱好,但被评价体系转化为分数,这是一个错误的转换,也就形成了现在被动的、虚假的表现。”
分数!分数!
在李思琪妈妈的印象里,两三年的时间,长阳附近就冒出来二十几家教育培训机构,离她家小区步行不足200米的地方,有三家可以提供教学辅导的培训机构。
其中一家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在这里可以提供中小学阶段数学、语文、英语等在内的培训课程。最近查的严,一般都会把课程冠以自然拼读、魔法课堂等名称,培训时选用的教材与在校书本的内容和知识点基本相似,聘请的老师70%为全职老师,30%是兼职老师。”
该工作人员对记者说:“看你需求了。如果三年级学生想提前预习四年级课程也是可以的。想对课本内容,提分、强化辅导,也想用在校老师,你可以选择1对1的上门家教辅导,这个更精确,当然价格也更贵一点。”
根据“减负三十条”中第14、15条规定,开展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内容,班次名称、招生对象、培训进度、上课时间等要经所在地县级部门备案审核并向社会公布;培训机构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从事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教师资格,并接受社会监督。严禁聘用在职中小学教师到培训机构任教,一旦发现,必须吊销办学许可证,并对教师本人予以严肃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取消教师资格。
为了规避风险,一些不合规的中小型培训机构采用家教上门辅导、以艺术培训为幌子进行学科辅导等更为隐秘的方式来躲避监管。
一位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说:“采用这些方式,监管部门一般查不到。这两年政策趋严,确实死掉了大批违规违法的小机构,现在剩下的除了完全正规、合法的培训机构,都是靠打一些政策‘擦边球’勉强支撑的。培训机构想要完全合规,场地、消防、师资,课程设置等等,成本太高了,还得时刻提防突击检查、被举报,再做下去不划算了。”
储朝晖认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难点主要在于培训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培训机构被整顿,减少后,有人就不到培训机构去了,比如,可以家教上门等方式。只要刚性需求在,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就很难。
更多的合规教育培训机构则得以在政策的保护下有序开展工作。
作为培训机构的龙头企业,好未来相关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有关教育培训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相信不是为了禁止课外辅导,而是政策层希望课外辅导发展得更加健康,表达了对教育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要求和希望。
过去多年,执法部门、培训机构、家长之间,围绕在合规与诉求不断上演着猫捉老鼠的游戏,但情况一直未得到明显遏制,这一次,监管层显然动了真格。
2019年1月17日,教育部发布全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整改工作进展情况通报。截至2018年12月30日,全国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401050所,存在问题机构272842所,现已完成整改269911所,整改完成率98.93%。其中北京、天津、山东等多个省份存在问题机构已全部完成整改。
师资、价格、课程内容,能否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家长们对培训机构最为看重的四点,至于规模、是否完全合规摆在成绩面前,只占其中部分因素。
李思琪妈妈说:“除了知名的几家培训机构,一般家长选培训机构还是靠口碑传播,然后让孩子去试听后觉得各方面都比较不错就报名了,并没有特别在意过是否合规。”“只要不是骗子公司,卷了钱便跑就行!”在她看来,分数!分数!永远是家长的第一需要。“这么多年了,整个社会都在谈减负、学校也在谈减负,但对学生要求一点没少,你要掌握好课本内容,有时候就需要家长和培训机构一块解决。就好比,考试就考1+1=2,那孩子还用报辅导班吗,家长还用天天冒着得心脏病的风险去辅导吗?学校老师能天天用雪花般的卷子搞题海战术吗?”只要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选拔标准依据分数,就不能停止家长对辅导机构的迫切需求。”
储朝晖说:“培训机构要规范,但规范要有度。在总的需求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把供给压小了,必然引起供需不平衡,培训机构则报名更难,收费更高,家长负担、压力丝毫不会减轻。所以,还要从教育评价标准、教育管理这些方面解决问题。要让教育评价是多元的、多样的,不能用行政权力替代专业权力。”
扭转?
决策层正在转变态度,近几年在减负的同时,频频喊话要建立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科学选拔人才。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同年12月,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再一次提出,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有利于促进学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评价方式改革,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
此后,作为新高考招生录取途径之一,综合评价由浙江局部地区向上海、山东等地铺开。
龙门教育媒体总监蒋海洋表示,减负只是一种手段,鼓励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才是国家目标。培训机构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把学科素养、综合素质、天赋潜能尽早挖掘出来。
教育圈内,持续规范的整治行动还在继续。
一系列对培训机构的审批登记、落实年检年报制度、每年不少于两次的执法检查要求,正在显现效果。大部分业内人士形成的共识是,K12培训行业不容乐观,政策导向向非应试化教育转变,接下来要么转换赛道,要么调整创新。
蒋海洋说:“以前龙门教育主要是提供中高考培训的培训机构,短期主要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冲刺、提分,但随着新高考改革方案的确定,过去学生只依赖成绩高低的路径发生改变,现在还需要多元素质评价。这也对目前培训机构提出了要求,在接下来的教育大周期,教育机构应该思考的方面,不单单是帮助学生提高分数,而是构建整个升学服务体系。在提分的基础上,培训机构应该帮助学生提升素质教育,提供他们更多面向社会实践的机会。”